浙江的“链长制”探索:高能级产业链不断孕育

浙江杭州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内,一家企业正在组织生产。浙江省开发区研究会 供图

中新网浙江新闻1月30日电(童静宜 胡亦心)在浙江,金华义乌的小商品、嘉兴海宁的皮革,绍兴柯桥的轻纺……改革开放的40多年中,浙江形成了典型的块状经济、县域经济,这既是地方特色产业,又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集群,成了各级政府推动产城融合开发区格局的雏形。

浙江省商务厅厅长盛秋平说,2019年9月,针对浙江可能出现的被加征关税、打乱外贸格局、打断产业链、打跑外资企业和打丢美国市场的风险,浙江省商务厅率先全国从省级层面启动开发区产业链“链长制”试点。通过建立“9个1”工作机制,实现建链、补链、强链、延链,保持了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

经过一年多的落地推动,浙江省开发区产业链“链长制”在探索中总结,在总结中升级,成为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的“浙江方案”。

各具特色的“链式”升级路

浙江各开发区工业基础不一,产业特色不一,在“链长制”的思路引领下,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升级路径。

浙江温州有良好的制造业基础。在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内的1092家规上工业企业中,先进装备制造业536家,涉及26行业大类,初步构建了一套相互关联、相互共生的产业生态系统。

如何让已有的先进装备制造业产业链更加稳定且有竞争力?该开发区已绘制好了“升级”的路线图:电气产业重点引进智能化电器生产及配件、远程通信智能控制器等项目;推动食药机械产业医药装备产品从单体向系统化、智能化、整体功能化方向提升;以奔腾激光和嘉泰激光为重点引领,夯实激光器、导光聚焦系统、数控机床等配套支撑,拓展各类激光加工、激光3D打印等应用……有重点地强链、补链、创链,力争创建国内外有影响力的先进装备制造产业集群高地。

在浙江省开发区产业链“链长制”试点示范单位名单中,同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一样,深耕“传统优势”的开发区还有很多:江山经济开发区打造木门产业链,绍兴柯桥经济技术开发区打造时尚纺织产业链,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打造健康食品产业链……一个个地方传统优势产业,都在“链式思维”的引领带动下,实现了产业链的做高、做精、做专、做强。

“得益于‘链长制’,疫情下丽水经开区滚动功能部件产业交出了逆势增长30%的成绩,国内的合成革产业订单大量涌来”。浙江丽水集聚区(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刘志伟说,在“链长制”的思维下,丽水经开区形成了“上、中、下”全产业链的发展格局,并基于产业链全面进行精准招商,往做大做强不断迈进。

丽水景宁是中国唯一的畲族自治县、华东地区唯一的民族自治县。设县三十多年来,县内工业几乎一片空白。

幼教木玩产业是景宁少数的特色产业。有着28万亩毛竹林的景宁在“链长制”的启发下,着手打造“幼教木玩”产业链,根据木制玩具产业链上下游进行补链、扩链、延链,形成大企业带动小企业的发展格局,朝着幼教木玩细分行业的国际“领头羊”迈进。

根据规划,到2022年,该开发区将引进幼教木玩产业链链节企业近100家;到2025年,实现景宁县幼教木玩产业产值30亿元(人民币,下同),建成国内最大的幼教木玩企业孵化园,打造景宁生态工业发展的春天。

浙江省商务厅开发区处处长梁志良说,“链长制”实施一年多来,最大的成效在于各开发区思想观念的改变。“从原先作为一种应急的举措,到如今成为地方推动产业链现代化的自觉行动,‘链长制’成为了地方经济治理的重要举措和应对新格局的‘方法论’”。

高能级产业链不断孕育

盛秋平说,开发区的产业应对标世界最先进的产业链,实现树标到追赶,追赶到跟进,跟进后并跑,并跑后领跑,“缺的部分去补,全球强的部分去招,不足的部分通过延伸把产业做精做专,就能形成有竞争力的产业链。”

各开发区产业链“链长制”的实践也成了浙江探索产业链“升级”的“浙江经验”。2020年7月1日,浙委发〔2020〕20号文《关于整合提升全省各类开发区(园区)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实施产业链“链长制”等长效机制,增强产业链韧性,率先打造十大标志性产业链,加快提升产业链竞争力,打造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样板园区。

盛秋平告诉记者,当前,浙江省一级就围绕国家级平台的国家级开发区、高新区等,重点打造20个大的开放平台,其他县域一级,可以走小而精、小而专,走隐形冠军、单打冠军的道路。

当前,浙江省最大的产业链是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打造的油气全产业链。

三年来,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油气的累计交易额已经突破1万亿;成为中国最大的油品储备基地、国家储备基地;浙石化4000万吨的炼化一体化项目已经竣工投产一期;保税燃料油的加注已经突破400万吨,成为全球第8大加油港;人民币跨境的累计结算突破2000亿元……在各个方面迈出了可喜的步伐。

2020年8月30号,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扩展区域方案》,把原本局限在浙江舟山的自由贸易试验区,扩展到了浙江宁波、杭州和金华义乌,成为中国首个真正意义上实现扩区的自贸试验区。

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扩区以后,在原来大宗商品资源配置基地定位的基础上,新赋予了打造新型国际贸易中心、国际航运与物流枢纽、数字经济示范区和先进制造业集聚区的任务,形成五大功能定位。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也从原先的油气产业链,新延伸到数字贸易产业链、新型贸易产业链,数字经济产业链,先进制造产业链和航运物流产业链。

当前,浙江已公布三批共20家“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形成了以高能级未来产业为核心的发展雏形。

浙江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新产业平台的基本特征是面向未来的重量级产业,聚焦经济核心领域、智能装备、航天航空装备、高端生物医药和前沿材料等五大重点方向40余个细分领域,并且一个平台只聚焦一个主导产业,主导产业需占千亿元产值的80%以上。

未来,“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的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将进一步提升,高端创新要素将进一步汇聚,成为浙江“顶配版”产业发展平台。(完)

Copyright © 2022 世界杯吉祥物_世界杯日本队 - ctpap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