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星案背后的东南亚电诈进化史,缅泰电诈为什么就是端不掉(3)

东南亚电诈,“全面升级”?社交网络上,不少人分享了自己的被骗经历。分享者来自各个行业,其中不乏精英。有律师前段时间被客户邀请,去泰国做尽调,客户差旅全包。没想到刚落地曼谷就要被转运到更偏远的地区。他当下觉得不对劲,当天转头回国。回国没多久,就看到了王星的新闻,一阵后怕。有网友是驻唱歌手,曾被高薪邀请前往金边演出。对方编造的故事脚本十分合理:原本定好的乐队临时放鸽子,急需人救场,价格随便开。眼见歌手犹豫,对方还加码称老板实在喜欢她,价格还能商量。价格优厚,故事圆满,不可谓不是“精细化诈骗”。甚至去年七八月,有传言称一位道士受邀前往东南亚看公司风水,被骗到缅北后失联,以至于玄学圈很一段时间都风声鹤唳。

没有不会被骗的人,只有不够精细的剧本。去年夏天,轰动一时的菲律宾绑架案,受害者都是两名企业高管。他们中一位是港股上市公司的总监,另一位是美籍华人、医疗器械经销商。根据事后的信息梳理,骗子为了引两人上钩,做了详细的调查和前期准备工作。犯罪团伙中一位自称李娜的女性,在巴黎的某次医疗会议上搭上了医药公司高管夏先生,又通过夏先生,认识了经销商孙先生。李娜为自己编织了一整套身份,称老板是菲律宾著名的房地产商人,在菲律宾有深厚的政商关系,可以搞定菲律宾许多医院的医疗器械采购生意。为了让这个骗局更可信,骗子还出具了经营医疗器械的相关资质证书和商务邀请函,连两位资深的业内人士,都没有发现什么不对。人一落地马尼拉,随即失联。最后,绑匪在勒索了300万赎金之后,依然选择了撕票。

很多人印象中的电信诈骗,还停留在操着拙劣的口音、冒充公检法或者银行工作人员这种模式,殊不知,这些早就是老黄历了。诈骗,如今是一门“复合型学科”。首先,就像上述的案例一样,诈骗开始“精细化”。诈骗团伙会通过各种渠道,大量获取目标的个人信息,通过分析收集到的大数据,诈骗团伙能够准确地描绘出受害人的兴趣、消费习惯、经济状况、心理需求等,制定出最合适的诈骗策略。广东佛山公安就曾经透露过,在电信诈骗案中,针对男性的骗局排行前三的是网络招嫖诈骗、游戏装备交易诈骗以及网贷诈骗;女性比例比较高的除了冒充公检法之外,就是杀猪盘、兼职刷单诈骗和网购退款诈骗。缺钱的,鼓吹“快速致富”,缺爱的,定制杀猪盘。诈骗分子有多舍得下本呢?前几年,高质量的杀猪盘剧本,甚至在“业内”卖出过上百万的高价。别说普通人,连警务人员的信息,有时也会被诈骗分子掌握。他们利用真实的警务人员的信息行骗,受害者在网上一查,姓名、警号等信息都对得上,很容易就会放松警惕。

Copyright © 2022 世界杯吉祥物_世界杯日本队 - ctpap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