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初期,波兰拥有100万军队,却为何仅20多天就全境沦陷了?
1939年9月1日,德国发动了闪击波兰的战役,由此拉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彼时,波兰是英法两国在东方地区的盟友,它们彼此之间签署了诸多军事合作协定,结成了实际上的军事同盟。因此,当德国军队向波兰发动攻击后,奉行绥靖政策的英法也不得不对德宣战。这样以来,英、法、波三国就构成了一个三角形的“包围圈”,对德国形成了全方位的战略封锁。波兰在战争初期的表现,将对战争进程有着莫大的影响。
1939年的波兰,还是一个颇具实力的国家。首先,波兰在一战结束获得独立后,继承了德、俄、奥等列强遗留下的工业基础,有着较强的生产能力,其境内的华沙、克拉科夫、卢布林、波兹南等市都是重要的工业中心。其次,波兰的军队也很有规模,战争开始前,波兰拥有39个步兵师、11个骑兵旅、3个山地旅、2个摩托化旅,以及近80个民防营,总兵力达到了100万。理论上来讲,德国若要快速打败波兰,似乎并不容易。
但是,当战事逐渐深入后,战场的总体形势却令人大吃一惊。一方面,“两面受敌”的德国军队连战连捷、一路高歌猛进;另一方面,与英法结成军事同盟、并且拥兵100万的波兰却不断丧师失地,节节败退。波兰战役于9月1日打响,到9月28日时波兰全境就基本全部沦陷了,战斗时间仅20多天。10月6日以后,波兰境内有组织的抵抗也基本结束,波兰战役最终以波兰灭国告终。那么,波兰为什么败亡的如此之快呢?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自身树敌过多,陷入孤立
展开全文
首先是波兰自身的问题。波兰在历史上是欧洲强权,但是却在18世纪被俄普奥瓜分,一度亡国。当其在20世纪复国后,又梦想恢复昔日“东欧强国”的影响力,这就带来了许多不利影响。例如当德国在1938年侵占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地区时,波兰也趁机占领了斯洛伐克的许多土地,导致后来斯洛伐克(已沦为德国傀儡)参加了德军侵波战役。另外,英法之所以迟迟按兵不动,除了希望祸水东流等因素外,也和波兰自身问题有着很大的联系。
第二,德军的实力更强大,难以阻挡
波兰虽然拥有100万军队,但是进攻波兰的德国军队却达到了160万。这160万德军组成数个诸兵种合成部队,又进一步集结为南、北两个集团军群,以钳形攻势进军波兰。德军的战术也远比波军先进,在战斗中,德军首先运用了“闪击战”这种新型战争模式,依靠机械化部队向波兰纵深发起快速进攻。同时,德军还在此战中运用了“制空权”理论:派遣空军对波兰各地狂轰滥炸,致使波兰生产停顿,交通瘫痪,战争主动权被剥夺。
第三,遭受苏联的夹击,腹背受敌
波兰和苏联之间素有矛盾。苏俄国内战争时期,波兰派出军队干涉苏维埃政权,由此爆发了苏波战争。后来,两国在英国外交大臣寇松的调解下停战,但彼此之间的矛盾却并未消除。当德军在1939年9月1日入侵波兰后,苏联也照会德国的意思,于9月17日派兵从东面进攻波兰,将寇松线以西的西白俄罗斯、西乌克兰地区据为己有。苏联的出兵,使得波兰不仅没得到英法的实质性帮助,自身反而陷入了腹背受敌的局面,自然难以取胜。
总体来看,二战初期的波兰虽然有着一定的实力,但是也仅是地区性的强国,和德国、苏联等世界级强国无法相提并论。同时,波兰多次树立不必要的对手,导致自身地缘环境恶化,也是其迅速败亡的重要原因。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