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用空城计,为何一定要在城楼上弹琴,而不是下棋或者读书?

诸葛亮为何选择在城楼上弹琴,而不是采用下棋或读书的方式?这其中是否蕴藏着某种深刻的寓意?

这个问题非常引人深思,究竟为什么诸葛亮偏偏要在城墙上演奏琴曲呢?他难道不可以邀请某位士兵下棋,亦或是装作沉浸在书本中,甚至可以与几位兵士围坐在一起,边烤串边呼唤司马懿:“仲达,何不来城中共享美味?”这样做是否可行呢?我认为这样的安排也未必不可想象。想象一下,如果诸葛亮真的在城楼上慢条斯理地烤着串,还待了司马懿进去共品美味,司马懿会毫不犹豫地进来吗?当然不会。再想象一下,假使诸葛亮请来一位棋手一同对弈,倘若司马懿现身,他会被邀请上楼共下一局吗?同样不敢。又或者,诸葛亮翩翩而坐,摇拽着鹅毛扇,手中捧着书本,若司马懿到来,他也会感到犹豫。

那么,为什么诸葛亮非弹琴不可呢?难道其中别有深意?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古人曾说:“琴棋书画诗酒花”,这七个字是文人雅士的标准配备,像烤串这种看似“粗俗”的行为,实在不是诸葛亮这种文人所能选择的,只有豪放的武将才可能做这样的举动。

在这七字中,琴被排在首位,显示了其在当时文化中的崇高地位,显然是文人雅士们的首选。在《三国演义》中,另一位琴艺高超的角色周瑜曾有“曲有误,周郎顾”的典故,其琴技之卓越可见一斑。古代有许多琴艺对决的情节,琴音所传达的意境既细腻又深邃,充满了对抗与变数。

展开全文

实际上,真正的玄机就在于此:用琴音传递情感。弹琴的声音在信息传递上远比下棋和读书那种一目了然的行为来得复杂,更难以捉摸,容易引发联想,激发疑问。这正契合了诸葛亮的意图,巧妙地击中了司马懿多疑的性格。

此外,更重要的是,诸葛亮深知司马懿也是个懂琴之人。在《三国演义》中,司马昭曾表示对琴声未曾发觉、想要强行突入,而司马懿则表示听到了其中的深意。因此,知己知彼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否则诸葛亮早就陷入困境。那么,诸葛亮究竟通过琴音向司马懿传达了什么样的信息呢?

简而言之,有两个层面的意思:第一,我诸葛亮生平从不轻言冒险,此地风险重重、暗藏杀机,若你有本事,就请进来试试。第二,“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你司马懿现在身处“夹心肉”的境地,今天若贸然闯进来,无论胜负都不会有好下场。因此,诸葛亮选择了这种高雅而且能够传达深刻含义的弹琴方式,而非下棋或读书。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Copyright © 2022 世界杯吉祥物_世界杯日本队 - ctpap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