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小米为什么造车?汽车在华为、小米生态中的作用分析

​​观点前瞻:

1. 伴随汽车智能化发展,汽车作为新一代智能终端与外界各类IOT设备的链接越来越广,汽车生态将成为未来社会最大的母生态;

2. 以华为和小米为代表的新一代造车势力均围绕汽车构建了人车家生态,汽车成为华为、小米生态的核心组成部分,亦将成为互联网生态的核心竞争要素;

3. 操作系统是汽车厂商搭建人车家生态的关键底座,是造车新势力构建竞争壁垒的关键内容。

第一章:汽车生态将成为未来社会最大的母生态

1、汽车与手机正在融合,“人车家”生态成为发展趋势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崛起,智能手机得到了快速普及,迅速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围绕各种生活场景下的应用,更不断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在驾驶场景下,智能手机也衍生出了以手机导航为中心,以娱乐应用为延伸的“类车联网解决方案”,服务于用户驾驶场景下的使用需求。

伴随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信息通信等技术及产业的快速发展,车机融合实现华丽的转身,不仅从功能实现上与智能手机无差,在稳定性与交互性方面更胜一筹。由于智能车机能够深度匹配原车协议,在车辆的数据交互层,有着手机无法比拟的优势。未来,智能车机将成为车联网的数据传输交互窗口,推动车联网实现人、车、家的互联,让用户能够尽享智能车生活体验。

图表1:人车家生态示意图

2、与手机生态相比,汽车生态更加复杂

汽车生态相较于手机生态具有更高的复杂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手机的零部件一共只有几十个,而汽车所辐射的产业链极广,其主要零部件近万个。其次,汽车生态涉及范围更广泛,手机主要涉及到APP应用商店生态,而汽车除应用软件外,还包括开发、服务、操作等各类软硬件生态。此外,汽车生态中的开发者生态也更加复杂,需要在多个技术领域进行创新和协同,以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和用户需求。因此,与手机生态相比,汽车生态在产业链、生态涉及范围和开发者生态等方面都表现出了更高的复杂性。

图表2:手机生态与汽车生态区别示意

3、伴随汽车行业的演进,我们认为可以从这四个方面定义汽车

随着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生态化多面发展,我们认为对汽车的定义不应仅仅局限于软件这一层面。

实际上,如果说软件可以定义汽车,那么数据也可以定义汽车,因为软件最终产生和使用的正是数据。数据是什么?我们认为,数据就是用户、车辆以及环境等各种信息的数字化呈现,它反映了用户的需求和车辆的情况。未来,不能产生或利用数据的软件是没有生命力的,将在汽车智能化的大潮中逐渐失去作用和位置。

而数据要由软件在芯片上进行处理,软件算法和芯片算力将共同决定数据的处理规模、速度和水平。因此,芯片至关重要,其性能直接影响软件的能力即数据处理能力,进而影响汽车实现更多功能与性能的潜力。反过来讲,要想基于数据对车辆进行优化,就必须实现数据的采集和回流,并对数据进行深度加工,这就对芯片的能力提出了明确要求。从这个角度看,软件、数据、芯片在未来将是融为一体的。

总之,在数字化、智能化的时代,基于硬件将无法实现产品的快速迭代,难以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而基于不断成长的软件,利用算力强大的芯片,车企可以有效采集、处理和应用各种各样的数据,从而灵活调用相同的硬件,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需求。

图表3:汽车定义的方式

4、软件定义汽车下,汽车未来的核心能力主要建立在三个方面

当前行业正处于快速变革的特殊时期,虽然难以预测十年以后的状况,但是汽车行业未来有几个大方向是确定的。一是汽车硬件标准化未来汽车产品一定是由一系列标准化的硬件组成的。二是汽车软件会出现分层与分工,形成专业化的软件平台公司、工具公司以及专注于不同领域的应用软件开发公司,比如自动驾驶系统、人机交互软件等。在这个过程中,车企最应该具备以下三方面的核心能力:

第一,优秀的架构能力。当汽车能够与消费者快速、紧密互动时,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具备快消品的某些属性和特征,并由此引发消费趋势和竞争要素的显著变化。此时掌握架构定义能力的产品经理至关重要其作用会变得比以往更大,因为产品经理是车企准确识别细分市场、精准定义产品能力的关键人物,他要把企业理念和品牌内涵通过产品有效地呈现出来,并且快速地交付市场。

第二,强大的系统集成能力。软硬件从解耦到融合将倒逼整车企业形成更强的系统集成能力,这也是车企面临的最大考验。现在车企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在产品开发初期选择了一些零部件,可是到了后期整合集成时却发现难以进行,这主要是由于软件的不断发展导致整车层面的集成难度不断增大。所以,“软件定义汽车”将对车企的集成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

第三,实现产品差异化的能力。无论何时,各家车企的产品都应该有与众不同的部分,以体现企业理念与品牌内涵。当主流车企都拥有优秀的系统集成能力,可以利用全行业的资源来打造有竞争力的产品时,其差异化将取决于企业构建整车架构、软件架构时的格局,即预留的整合与创新空间到底有多大。

图表4:未来汽车的三大能力

5、未来汽车生态的底层支撑是操作系统

对于广义操作系统来说,涉及一个核心的问题--技术创新生态应该如何搭建。比如,车企可以定义一个摄像头的接口及数据格式。如果供应商只是针对这家车企的要求而研发了特定目的的专属摄像头,那么对该车企来说,是很难用其他摄像头予以替换的,因为其软件根本无法调用新的摄像头;同时,其他车企想选用这款摄像头也非常困难,因为其软件很难与之匹配。而汽车上还有很多硬件,远不只是摄像头,像雷达、雨刷、车灯等。为此,整车企业就不得不与涉及的每家供应商沟通约定相关硬件的接口。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根本无法获得全行业生态资源的支持;反过来讲,汽车产业的生态系统也就无法形成。

要改变这种情况,企业必须考虑自己定义的硬件接口、组件形态和架构模式,能否成为行业的共同理解?所谓共同理解,就是很多家整车企业和供应商都认同的标准或规范,这样各家企业就可以应用各自的先进技术,分别开发各自的优秀产品,最后把这些产品组合起来就得到了-辆汽车。这种结果就是生态效应的体现,即每个参与者都在共同的标准下,有效分工、相互协作,专注于软硬解耦后各自负责的技术和产品,为最终的整车产品提供有效支持。

图表5:汽车生态的底座是操作系统

6、智能汽车将成为未来人类社会最大的母生态

当前不断进步的动力电池、信息通信等技术正在改变汽车,而当汽车被改变之后,它必将再次改变世界。未来的智能汽车将是一个比之前更大的母生态,不但搭载电池、芯片、传感器等新硬件,而且具有极强的软件能力,从而在自动驾驶和人机交互等方面不断前进,并推动其他众多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例如人工智能技术,也一定会在汽车母生态上突飞猛进。

总的来说,作为曾经改变世界的机器,汽车正被彻底改变,并将由此再次改变世界。预计到2030年,智能汽车将会成为人类社会最大的母生态。

图表6:汽车生态将成为未来社会最大的母生态

第二章:华为以人车家生态为基,不断强化自身实力

1、华为已构建了“1+8+N”战略

围绕华为生态的搭建,华为构建了“1+8+N”战略。其中,“1”是智能手机,“8”是指车机、大屏、音箱、眼镜、手表、耳机、平板、PC等等。“N”指的是移动办公、智能家居、运动健康、影音娱乐及智能出行各大板块的延伸业务。汽车是华为生态的核心组成部分。

图表7:华为“1+8+N”战略示意图

2、在华为生态下,人-车-家将实现无缝流转

华为生态实现的是手机和车机互联,可以在手机和车机之间建立通道,将手机的应用和服务延展到汽车,让汽车和手机、其他IOT设备之间实现全互联。

对于消费者而言,能够伴随着人走,在家、车等场所的无缝流转,创造出更好的智慧出行体验。汽车业务在人车家生态中扮演与手机相似的双核功能,鼎帷认为华为汽车将成为华为生态的关键环节和核心竞争优势。

图表8:华为人-车-家无缝流转示意图

3、华为汽车生态的搭建依赖于三大平台的构建

华为汽车生态的搭建,主要依赖于VDC、CDC、MDC三大平台的支持,其中VDC旨在提供高性能、高效率和高安全性的电动驱动系统,为电动汽车制造商提供一体化的电动驱动系统解决方案,是华为汽车“电动域”的核心平台;CDC是一个持续开发与持续部署平台,旨在帮助企业和服务提供商实现软件的快速、可靠和自动化的开发、测试和部署,是华为汽车“座舱域”的核心平台;MDC旨在帮助企业快速构建、部署和管理移动应用,该平台提供丰富的开发工具、API和协同功能,支持多种编程语言,是华为汽车“智驾域”的核心平台。三大平台成为华为汽车独到的领先优势,也是华为创立以来的核心技术能力,使得华为进入智能汽车领域更具竞争优势。

图表9:华为汽车三大平台支撑华为生态建立逻辑

4、鸿蒙座舱操作系统HOS是华为汽车生态得以实现的基础架构

鸿蒙HOS是华为研发的基于微内核的面向全场景的分布式操作系统,采用了Linux内核、鸿蒙微内核和LiteOS的混合内核设计,具备分布架构、低延迟、高安全及生态互享等优势,是首个拥有双安全认证的开源操作系统。其针对智能座舱多外设、多用户、多应用、多并发、快速启动等场景化需求,增量开发了12个车机子系统和一芯多屏、车规高可靠、多业务并发、窗口自适应、基础能力组件5大业务增强能力,能够大幅减少定制系统开发工作量和成本,提高智能座舱开发效率。

图表10:华为HOS操作系统示意图

第三章:汽车是小米构建人车家生态的最后一块版图

1、在布局汽车之前,小米集团已经通过推行“1+4+X”战略搭建了互联生态

小米集团之前坚持推行“1+4+X”战略。其中“1”是手机,“4”是指电视、笔记本、路由器和智能音箱,X则由生态链企业和合作企业来提供。

小米通过设计和研发核心产品,以及投资、管理生态链企业和与第三方合作的方式,共同构建物联网生态圈,以扩大丰富 loT产品线的规模,打造一个完整的物联网生态体系。

图表11:小米“1+4+X”战略示意图

作为生态构建者,小米的三大长板是手机、MIUI生态系统以及云服务。小米从“手机+AIoT”战略出发,以手机为支柱,MIUI为核心,云服务为桥梁,链接多个产品和应用。通过对生态链企业进行供应链赋能、线上线下营销渠道赋能、资本赋能以及IoT开放平台赋能,构建利益共享生态共同体。

通过多款智能家居产品以及米家App,以有品线上商城和小米之家线下商场触达近4亿用户,并通过小米社区与米粉零距离对话增强用户品牌忠诚度,构建了一个“小米+生态链企业+用户”的小米生态圈。

图表12:小米依靠“三大长板+四大赋能”全力打造生态圈

2、生态升级,汽车成为小米生态点睛之笔

随着汽车智能化发展,小米对其生态进行了升级,在原有手机+IOT的基础之上围绕着汽车新增了商业航天、企业服务、材料&智能制造等生态节点。

图表13:小米新生态示意图

3、“人车家”生态下,进入到小米系统可实现跨设备的多软硬件应用

在“人车家”生态下,进入到小米系统可实现跨设备的多软硬件应用,包括跨设备通知、跨设备相机等。

图表14:小米生态跨设备应用效果

以手机+汽车+智能家居为核心的小米硬件生态圈,在小米澎湃OS系统中实现互联,目前,优酷、腾讯视频、哔哩哔哩等多家主流APP已在澎湃OS系统中上线,可以在不同小米终端中联动,汽车业务和其他终端产品也可以相互赋能。

图表15:小米软硬件生态网络与和汽车业务互相赋能

4、在小米生态战略升级同时,小米也构建了生态的底层系统“澎湃OS”

伴随小米集团战略从“手机XAIoT”升级为“人车家全生态”,小米也正式发布了“澎湃OS”系统,融合了MIUI、VelaOS、MinaOS、小米车机OS,未来将搭载在小米汽车座舱。

小米设备将全面采用统一连接协议,实现终端-家居-车等多设备之间低延迟深度互联,例如小米预告了手机视频通话与车辆摄像头互联的功能。此外,澎湃OS系统已搭载AI大模型,小米自研60亿参数大模型已实现端侧部署运行。

图表16:小米“澎湃OS”示意图​

我们认为澎湃OS就是小米实现万物互联的公有底座,人车家全生态的战略升级也将会对公司三大业务(手机、IoT、互联网服务)的业务增长提供助推力,在现有的小米庞大的用户基础上,增加用户黏性,进一步扩大用户规模增长,从而实现对主营业务的赋能。​​​​

Copyright © 2022 世界杯吉祥物_世界杯日本队 - ctpapi.com All Rights Reserved.